目錄
報扶養可節稅嗎?
報扶養可以節稅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每人可享有8.8萬元的免稅額,直系尊親屬滿70歲可扣除13.2萬元。但請注意,並非報越多扶養人員越好,必須符合法定順序扶養義務以及實際扶養事實。形式上的同戶籍或切結書不足以構成扶養資格,避免報錯後可能產生的補稅後果。
報扶養的注意事項
報扶養雖然可以節稅,但並非報越多越好,也不是所有人都符合扶養資格。必須符合法定扶養順序及實際扶養事實,僅同戶籍或切結書不足以構成扶養資格。以下是報扶養的注意事項: - 法定扶養義務順序: 配偶、直系血親卑親屬(子女、孫子女等)、直系血親尊親屬(父母、祖父母等)、兄弟姐妹、旁系血親(如叔伯姑舅等) - 實際扶養事實: 必須實際負擔被扶養人的生活費用,包括食、衣、住、行、教育等基本生活開銷。 - 同戶籍不代表實際扶養: 僅同戶籍並不能證明實際扶養事實,必須有具體的扶養行為。 - 切結書並非絕對證明: 財政部仍會審查扶養關係的真實性。 - 報錯後果: 財政部將追繳溢領的免稅額,並可能處以罰鍰。
報扶養要同戶籍嗎?
報扶養不一定要同戶籍,只要有扶養事實即可。例如,納稅人與父母同住但戶籍不同縣市,仍可以報扶養父母。但扶養其他親屬或家屬則需同住且有實際扶養,例如叔伯或外甥女。
扶養親屬要繳稅嗎?
扶養親屬的收入會併入應稅所得,因此在申報扶養前要考量扶養親屬的收入狀況。若扶養已退休的父母,需注意其股票、銀行利息等收入,並計算前後的稅額差異。
無所得可以報扶養嗎?
子女無收入未必符合扶養資格,申報需符合以下條件:未成年子女(未滿20歲)或已成年但在校就學、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。申報需提供相關證明文件。
結論
報扶養可以節稅,但需符合法定順序及實際扶養事實。報扶養應仔細評估,避免因申報不實遭受補稅。納稅人應了解相關規定,提供適當證明文件,避免虛報扶養親屬,確保有效節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