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選擇權的三種狀態
選擇權交易前必看:2024版|詳細選擇權教學
選擇權合約可分為3種,分別是價內、價平和價外。當履約價低於大盤現在點數的Call,就是「價內」;履約價高於大盤點數的Call則是「價外」;而履約價在大盤點數±50點以內的Call,即是「價平Call」。
判斷價內和價外的方法
接下來,我用Call和Put各舉1個例子說明(假設現在大盤在16200): - 履約價16400Call :買Call是看漲,16400Call認為大盤會漲到16400,現在大盤在16200的位置,可以想像成16400在「外面」等著大盤過來相見,所以還沒漲到的就是「價外CALL」。 - 履約價16400Put :買Put是看跌,16400Put認為大盤會跌到16400以下,大盤現在16200已經是16400以下,跌過Put履約價,所以這口16400Put就是「價內Put」。
選擇權權利金的計算方式
選擇權權利金計算該怎麼做呢?其實,權利金是由2部分組合起來的,也就是「內含價值」和「外在價值」,以下解釋2者的含義: - 內含價值 :代表這口選擇權的實際價值,等於大盤現在點數和選擇權履約價的差距。 - 外在價值 :包含「時間價值」和「波動率價值」,外在價值就是買方賣方對做的部分。離結算日越遠,外在價值會越高,也代表買方、賣方還有時間輸贏;而隨著結算日期逼近,快要揭曉結果、知道誰輸誰贏,外在價值也會越來越低。
選擇權權利金計算範例
假設現在大盤在16200,距離到期日還有5天的16000Call,權利金內含價值計算方式為大盤現在的點數和選擇權履約價的差距,因此內含價值為16200-16000=200。
由於內含價值是固定的,必須加上外在價值,才等於整體權利金。例如買到這口Call需要250點,代表外在價值就是50點。
另一個狀況,假設還有5天到期的15900Call,現在大盤是16200,則權利金內含價值是16200-15900=300,若這口Call權利金320點,代表20點是外在價值(內含價值+外在價值=整體權利金)。
外在價值的深入解析
究竟該如何看待外在價值呢?「外在價值」表示賣方、買方對做的部分,可想像成是「選擇權維持價外的機率」。
時間一直流逝,選擇權賣方賺到時間價值,買方損益則持續下降,這就是大家說選擇權買方不要留倉的主要原因,也因此在波動率、點位都沒有巨大變化之下,光是賺到時間價值就已經足夠獲利平倉了。